類別 1.

紅糖與精制糖的差異|解釋為何紅糖對人體而言更甜。

結論:
黑糖是「糖蜜糖」,是將甘蔗汁熬煮去除水分後硬化而成的糖蜜糖,沒有經過分離,比精製糖(如白糖)含有更多的礦物質和 B 族維他命等微量營養素。
然而,其主要成分是蔗糖,在甜度和對血糖水平的影響方面與精制糖有許多相同之處,因此必須注意使用方式、用量和頻率,才能充分發揮其 「溫和的甜味」。
精製糖的優點是外觀清潔/味道清香,而且容易加工,但紅糖在味道、深度和礦物質供應方面,對人體的傷害可能相對較小。若要獲得更健康的甜味,適量的黑糖是一個可行的選擇。

這是人們應該閱讀的文章:
... 喜歡甜食,但又擔心使用太多白糖會影響健康的人。
想要採用「天然甜味」的人,例如黑糖和蔗糖。
想要選擇甜味劑,同時又關心糖分、血糖和營養價值的人。

6 個比較點。

(一) 生產過程的差異 (含有與精煉)
(ii) 主要成分和非糖成分(礦物質、維生素、糖蜜等)。
(iii) 味道、風味、豐富度和香氣的差異
(iv) 血糖、GI 和甜味感知的差異。
(五) 對健康的影響(礦物質補充、營養價值、過量服用的風險)
(vi) 用途、烹調、調味及在食物和飲料中的使用。

製造流程的差異

紅蔗糖甘蔗汁是由甘蔗壓榨而得,除去部分雜質後再將汁煮沸,使其固化或粉化,而不分離糖蜜。它是一種含糖蜜的糖,留下的糖蜜和礦物質含量相對較高。
精製糖(例如:冰糖、砂糖)蔗糖:蔗糖純度是從甘蔗(或甜菜等)中提取汁液,經過過濾、去除雜質、糖結晶和糖蜜分離等過程而得到的。它的外觀、保質期和低味道特徵都是透過刮掉多餘的顏色、味道和微量元素而獲得的。

主要成分和非糖成分

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(sucrose),這是它們甜味的來源,在這方面它們的能量和提升血糖的特性是共通的。
黑糖含有精製糖中很少含有的礦物質 (鈣、鉀、鐵、鎂等),以及少量的 B 族維他命 (B1、B2、B6 等) 和非糖成分 (轉換糖和糖蜜成分)。這些都是「對身體有益的甜味」的原因之一。
精製糖幾乎去除了所有這些成份,因此除了甜味之外,營養價值通常非常低(礦物質和維他命幾乎為零)。

口感、風味和豐富度的差異

紅蔗糖風味:因為含有殘留糖蜜,酒質飽滿、深沉、略帶鹹味,除了甜味之外,還有強烈的「味道」。可察覺到甜味以外的細微味道(焦糖味、焦燒味、礦物收斂味等)。
精制糖甜味:特異性低,甜味乾淨,不影響口感,適用於菜餚、糖果和飲料等風味不重要的場合。適用於簡單的甜味。

血糖水平和甜味感知的差異

就甜味的強度和滿足感而言,很多人覺得黑糖更令人滿足,即使是少量的黑糖。這是因為非糖成分和味道增強了甜味,使其複雜性超越了單獨的甜味。
不過,血糖升高的機制普遍都是以蔗糖為主要成分,所以黑糖不一定不會使血糖升高。甜度、數量以及與其他成分的組合是關鍵。

健康影響、營養價值和過量服用的風險

...在補充礦物質方面,黑糖比精製糖優勝,尤其是鈣質、鐵質和鉀質含量相對較高的例子。例如,有資料顯示,紅糖中的鈣和鉀含量明顯高於 100 克的精白砂糖。
不過,紅糖所能補充的礦物質只是輔助性的。如果大量使用,會導致糖分和熱量過高,因此,作為甜味劑使用時要「少量多次」。
精製糖的營養價值較低,但具有使用方便、異味較少、易於儲存和調整等優點。某些用途選擇白砂糖、頂級白砂糖等的原因。

用法及烹調用途

紅蔗糖適用於:濃郁的菜式(煨菜、燒烤、飲料、薑茶等),以及想要帶出濃郁風味的甜點。由於其味道強烈,因此應少量使用,以平衡味道並影響顏色。
精制糖適用於:烘焙,以保持白色外觀;飲料、茶、咖啡和其他不想干擾味道的情況。適用於烹調時希望保持甜味清晰的場合。

摘要

觀點 紅蔗糖 精製糖(如白糖)
主要成分 主要是蔗糖,但含有相對較高的礦物質、B 族維他命和蔗糖以外的糖蜜成分 主要成分僅為蔗糖,少量雜質和微量元素
營養價值 礦物質和非糖成分仍然存在,可作為營養素的補充來源 營養價值低,僅以甜味/能量來源為主要角色
味道和風味 深沉、豐富、味道飽滿。品嚐細微的變化而不只是甜味。 不那麼奇特,帶有乾淨的甜味。
血糖水平和甜度 可增加甜味的滿足感。對血糖的影響取決於數量和頻率。 血糖上升與甜度成正比,但由於改變口味的因素較少,因此容易使用。
適合用途。 以風味為主的菜餚、甜點和注重健康的甜味劑使用 適用於需要潔白效果的糖果、對外觀要求較高的糖果,以及需要降低甜度的糖果。

如果您正在尋找「對身體有益的甜味」,使用黑糖是有充分理由的。不過,主要的先決條件是要記住它作為甜味劑的角色和含糖量,並注意適當的分量。

相關文章。

頁首